饭后不要急于散步,吃好饭不能立马散步
饭后不要急于散步近年来,许多人都喜欢在晚饭后拖着碗筷,急匆匆地到公园、街道散步,认为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然而,专家指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饭后应适当休息一下再散步。
“人在吃饭时,血液会大量聚集到胃肠部位,此时如果马上离开饭桌去散步,血液需要重新分布和分配,这对本来因胃肠血液量增加而兴奋的胃肠来说,无疑是个‘惊吓’,很可能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
”天津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天津市烹饪协会副会长石宝琴表示,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胃肠道蠕动变慢,消化液的分泌减少。
如果饭后马上散步,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影响消化吸收。
石宝琴说:“老年人的血压一般都偏低,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更应注意。
因为饭后立即散步有可能影响心脑供血,在运动中发生意外。
”那么,老年人饭后应该如何做呢饭后不要急于散步?石宝琴建议,老年人饭后应该先在屋里走动几步,然后休息15分钟左右。
这段时间可以躺下来闭目养神,也可以在屋里坐一会儿。
等身体各部位感觉“消化得差不多饭后不要急于散步了”,再出去散步。
此外,老年人散步的时间也要有所讲究。
一般来说,晚饭后散步的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石宝琴说:“老年人运动过度也可能引发意外,最好还是在平和的运动方式上下些工夫。
”有的老年人因为关节、韧带钙化、骨质疏松等原因而害怕下楼,而在屋子里慢慢踱步是不可取的。
“长期上下活动肢体不利于保持平衡能力的稳定性。
有些跌倒是因为个体失去了对身体的平衡能力,往往跟轻微运动过度有关。
”所以一些容易造成关节磨损的运动最好不要做。
同时也要注意一些饮食细节。
“老人饭后也不要马上吃水果。
”石宝琴说,“有些水果中糖分含量较高,消化时需要大量的胃液分泌。
饭后马上吃水果会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
”因此老人应该在饭前或饭后一小时再吃水果比较合适。
除了饮食上的注意事项外,老人平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
对于年老体弱、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来说,“养生要在‘动’与‘静’之间寻找平衡点”。
只有合理的饮食加上适量的运动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对于体弱者,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做一些适合的运动。
对于那些刚吃完饭就出现胃部不适的老人来说,可适当做一些轻度的运动如伸腿、弯腰等动作。
但需要注意的是动作一定要轻缓、缓慢。
此外,老人还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如果感觉排便困难时不要过分用力,以免造成血压升高甚至晕厥。
对于有习惯性便秘的老人来说要多吃含纤维多的食物并加强运动。
“想要养好肠胃就得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养成规律性的生活习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胃健康实际上是对自己身体上要能忍和扛的健康训练和适应。
能及时“处置”不能消化的食物当然也有助于养成正常的饮食习惯。
只有保证“五脏”都健康了,“身体”才能真正的长寿。
总的来说,要想保持身体健康长寿除了必要的体育锻炼和合理的饮食之外,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也是十分重要的。
尤其要注意饮食的量和食物的质量。
“所谓的质量主要是指那些能加重脏器负担的含激素高的肉类和食品添加剂过量的食品。
”老人在进餐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慢慢嚼、多咀嚼、细咽食物、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偏食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和食物搭配合理等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威誉知事网,原文地址:http://5g.weiyuzhishiw.com/post/1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