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问题食品”,如何识别食品真伪
如何识别“问题食品”一、认清QS标志目前大多数食品都已纳入“QS”系统,我们买食品时可以认一认食品上是否印有“QS”标志,并按生产许可规定正确使用。
二、注意食品包装标识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是否在保质期内,有无QS号、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识。
三、注意食品的外观质量观察食品的外观,看其是否具有该种正常状态下的颜色、气味和形态。
如出现异常,则可能是已经变质或劣质产品。
四、注意食品的保质期保质期是保证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包装上所标明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五、慎购慎食进口食品部分境外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差,标签也不符合我国法律规范,经常引发社会事端,一些洋品牌因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甚至成为问题食品。
在购买进口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的商家和品牌。
如果只是单纯喜欢某类洋风味而忽略了健康饮食原则而长期大量食用,倒还不如买更有保障的“本土品牌”。
六、慎购散装食品目前市场上有些小商贩销售的散装食品卫生不达标,如散装熟食没有防蝇、防尘设施,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散装熟食消费者无法辨别其质量优劣,不易保存。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观察该类食品是否有相关质量安全标志和质量标识,不要随意购买来路不明的“三无”产品。
同时消费者也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尽量不要购买或食用来路不明的散装食品。
七、细看配料表了解食品营养成分目前我国国家强制性标准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对强制标示内容的解读是:标示的能量和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声称必须真实可靠;标示的数值允许上下浮动且不会超过应标示总和的1/4。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该参照商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和脂肪含量百分比值、“糖”、“盐”含量占产品声称营养素总量的百分比值,学会科学配餐;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更应该多了解产品的营养成分,对儿童则还要看偏食项目所对应的百分比。
建议每天膳食中的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5%~35%。
少吃高脂食物并不能明显降低体重或减少体内脂肪量,但如果一个成年人体内脂肪少了许多(例如运动过量的运动员或减少能量摄入使脂肪减少了45%~60%的人),就有发生内皮功能障碍和其他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了。
低脂饮食对血脂异常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时还要注意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配料是否天然、健康、安全等。
八、注意食品的产地和生产厂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该注意商品包装上的生产厂家地址和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以便在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联系到厂家并得到妥善处理。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注意选择正规的商家和品牌进行购买,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总之,“问题食品”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稍不注意就会中招。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认真检查产品的质量和标识信息,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同时消费者也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贪图便宜,注重饮食健康和安全。
如果发现有“问题食品”或不良商家的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威誉知事网,原文地址:http://5g.weiyuzhishiw.com/post/4560.html